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比如,现阶段,要展开高炮雷达和机载雷达的研究。”希瑞克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提供意见:“我们的高炮,如果能够加上雷达,就可以更加准确地打击敌机,而我们的战机,加装了雷达,也可以在夜间准确捕捉到目标。”
对希瑞克提出的意见,戈林没有任何的反对,把这种雷达搬上天空,这个想法真的很不错!
“希瑞克将军,我们现有的雷达设备,都是比较笨重的。” hollmann博士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来了自己的顾虑:“如果提供给高炮,或者是战机,体积都会很大,重量也太多,而且,耗电量是相当大的,恐怕不合适啊。”
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是无比的笨重的,其中最本质的,就是因为那玻璃泡的电子管!
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从外面看,是一个大玻璃泡,而里面则有灯丝,用来发射电子,还有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这种装置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
电子管的发现,是有跨时代的意义的,代表了电子时代的到来,一直到了后世,一些音乐发烧友都爱使用胆机,就是电子管组成的。
电子管,打开了电子时代的大门,这个时代的所有电子设备,收音机,广播站,扩音器,无线电等等,都是用电子管来制造的。
但是,这东西还是有缺点的,就是个头太大!刚开始的时候,一个电子管,那就是一个大灯泡,到了后来,经过不断地进化,一个普通的电子管,大概就和一枚雪茄一样粗,长度大概是雪茄的一半。
而且,灯丝要加热,这都需要时间来工作。
听到了德意志著名的电子工程师的抱怨,希瑞克的脑子里,顿时就想起了很多的东西。
在后世,东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面对着巨大的电子管的体积,苏联走的是电子管小型化的道路,而西方走的是晶体管,集成电路的道路。事实已经证明了西方道路的正确性,但是,晶体管是需要技术的。
在后世,晶体管是在47年的时候在贝尔实验室里面制造出来的。现在,还有近十年的时间。
所以,两条腿都要走,找一部分电子专家,研究晶体管,与此同时,现在立刻就着手搞电子管小型化!
相比新理论的晶体管,电子管的小型化,那就在希瑞克的所知之内了。
这就是罗德真空管,以前的电子管,都是从灯泡过来的,所以,电极都在一端,而苏联人瓦伦丁,改变了想法,把竖着的玻璃管,变成了横着放置的一个小的细玻璃管,体积缩小了十几倍!
这种电子管,已经和最初的晶体管体积差不多了,而且,虽然体积小了,性能却不差,这种平行排列的细棒栅极的电子管,效率更高,频率范围更高,更大的”机械性能“和”耐辐射性“。
希瑞克将自己的这个想法,详细地说了出来,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的确是一个天才一般的想法,如果这种电子管能够制造出来的话,体积肯定能缩小很多倍,同时,耗电量也会下来!
比如,现在这个一房间的设备,可能会压缩成一个箱子那么多!
在场的都是电子专家,他们立刻就有人开始设想怎么具体地设计这种电子管了。
希瑞克的穿越,没有带金手指,他的大脑里的后世的那些知识储备,就是他最大的宝贝!而一旁的戈林,早就见怪不怪了,希瑞克的脑袋里,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希瑞克将军,元首要您立刻回柏林。”就在这时,格拉夫急匆匆地向希瑞克说道:“戈林将军,请立刻一同回柏林。”
回柏林?瞬间希瑞克就是脸色一变,出了什么事,这么着急?
能够急匆匆地叫他回去,那肯定是国际上的大事,难道是苏联方面?
上次,和苏联人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当时希瑞克阴了对方一把,双方共同瓜分波兰,但是是苏联人先动手。
该不会是斯大林迫不及待,现在就对波兰下手了吧?要是他们现在下手,己方还真不能立刻动手啊,这什么都还没有准备好呢,二战就要开打了?
要说老毛子和波兰,还真是死仇,斯大林一定是迫不及待了。
英法是那么好惹的吗?现在占领了捷克,英法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了,就等着最后一下子呢。
带着复杂的心理,希瑞克回到了柏林,刚刚见到了希特勒,希特勒就愤怒地扔给了希瑞克一张报纸:“这些记者,真是该死!”
记者?希瑞克拿起报纸来,顿时也是楞了一下。
德国欺骗了全世界,神秘的利比亚,蕴含大量的石油!
看到了这个标题,希瑞克顿时就感觉到脑子里轰隆了一下,自己并不是救世主,不可能事事都预料到,而古老的华夏有一句话,没有不透风的墙,想要完美地保持一个秘密,是不可能的,而利比亚的秘密,已经保持了十几年,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
事情,要从两天前说起。
“喂,厄尼,你是怎么想的,非得来到这种地方!”一名美国男子,向着另一名男子说道。
“为了寻找题材。”叫做厄尼的男人,前胸挎着一个相机,他从汽车上下来,问到:“乔治,怎么,这辆车修不好了吗?”
这里,是利比亚一望无际的沙漠,荒无人烟,两人开着一辆破旧的老爷车,从附近的城市里出发,来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结果,汽车抛锚了。
厄尼-派尔,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1900年出生于印地安那州的达纳附近,在印第安纳大学学习新闻专业,之后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曾在几家报社工作。
1935年他成为斯科里普斯——霍华德报系之后的专栏作家。不过直至现在,他还是默默无名。
他的出名,在于二战中,成为了最著名的战地记者,他从英国、北非、西西里、法国及太平洋地区发回报道由310种报纸同时转载,这些报纸总发行量达1250万份,他也因此被誉为“大兵记者”和“建立丰功伟业的美国普通士兵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