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联合行动——可汗搜索(4)

黑曜圣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58万人的唐朝生活最新章节!

    李靖在感慨骑兵教导大队严密的后勤体系,详细的行军规划,在这个时代明显属于超纲的骑兵警戒幕和各种运行条例,还有这个时代绝对不会出现的成建制的医护官和兽医,以及精确到每个班的药品物资配给。和这些早早出发,准备在前方等待,玩儿个守株待兔的河北军相比,夷男和薛延陀人的境况就不妙到了极点。

    夷男没死在乱军之中,或者说这时候的主帅如果一个照面就被人弄死了,属于非常倒霉的情况。

    当然,夷男的情况也就被当场弄死好那么一点。

    薛延陀的大军已经完蛋了,这是夷男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其实在对方弩手开始平射的时候,夷男就知道自己败了,但是他没想到,自己败的如此之快而已。

    “菩萨,菩萨!”骑在马上,一身狼狈的夷男在那里恨恨的念叨着。他不信佛,嘴里说的自然不是佛教的那位。他嘴里的这个菩萨,自然是回纥部的首领,被称为智者的药罗葛·菩萨。也就是这位智者,带着回纥部的人提前逃跑,让整个大营的后续防线直接崩溃了。

    虽说就算药罗葛·菩萨就算不跑,汉人也不会多费多少力气。

    这两天一闭眼,夷男就会梦见那好像一块黑云一样,从头顶上压下来的箭雨。族中的勇士就是被那些沉重的铁箭钉在地上的,有的甚至从嘴中射进去,穿透了胸腔。

    当汉人们开始平射的时候,夷男发现勇士们的铠甲形同虚设了。就算是最勇猛的战士,身上曾经坚不可摧的铁质札甲,都被那种粗长铁箭射穿。

    “这就是小可汗所说的,无可抗拒的力量吗……”夷男睁着通红的,满是眼屎的双目喃喃自语。

    “这不是什么不可抗拒的力量,这仅仅是弩箭……”夷男的心中充满了怒火,如果自己也有那么多的工匠,有那么多的铁器,也能拥有这种力量!

    但是他知道,草原上没有那么多的铁器。草原上的勇士需要铁锅都需要跟汉人买。

    难道铁勒人真的只能当狗才能活下去吗?牧民们一年辛劳,到头来还是有一成多的人要在白灾黑灾中死去,难道真的要像小可汗说的那样,向南?

    代价是什么呢?变成汉人?

    汉人会让自己这些铁勒人变成汉人吗?

    不!绝不会的!汉人没有那么好心,他们只需要铁勒人的奴隶!

    等回到漠北,就再往西迁移吧,虽然汉人出塞中道攻击漠北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现在夷男不敢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倒是很同意汉人这句话的。

    但是这一切,都得等回到漠北再说。

    “大汗!”一个护卫亲军策马赶了上来,“大汗,勇士们已经两日没有吃东西,一整日没有饮水了,都要走不动了啊。”

    夷男不由的勒住了马匹,举目四望,满眼都是饥渴的士兵,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彷徨。

    被汉人击败后,夷男本来想收拢人马,后撤个几十里然后再打或者有序撤退。奈何药罗葛·菩萨的提前逃跑引起了雪崩。九部头人们一看有人先走,就再也没人听自己这个大汗的了,纷纷带着自己的部族争先恐后的逃跑。

    这种毫无章法的撤退对于骑兵来说简直天大的美事。那些汉人们举着马槊,抡着狭长弧形的骑刀,从后面赶上去,将逃窜的族人和勇士们一个个的刺死,砍倒。汉人们马好,追上去就是几个呼吸的功夫。

    呵呵,汉人的马居然比草原勇士的马好。自己骑的这匹马就是从汉人那里抢来的。一个抡着马刀的汉人骑兵至少砍翻了五个铁勒人了,自己的亲兵扔出套马索,好几个人才把那个一身铁甲的人掀翻。但是刀砍上去只能发出当当的响声。那个汉人反而不知从哪儿摸出一把解手刀来,一刀就扎穿了一名亲兵的皮甲,把他捅死。然后用手臂上的小盾把另外一名亲兵打的面骨都塌了下去。

    他不知道那个汉人最后死了没死,甚至不知道自己亲兵到底会有多少人死在那个雄壮的汉人手里。他只记得的自己被亲兵推上马背的时候,那个汉人刚一刀捅在了一名铁勒勇士的脖子上。在跟喷泉一样的血水中,那个人铁盔上的缝里,两只好像猛兽一样的眼睛。

    为了躲避汉人们的衔尾追击,夷男带着自己的亲兵和收拢起来的人离开了塞中道,一口气扎进了戈壁滩里。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还从塞中道走,后方的汉人骑兵真的会追到漠北去。

    甚至扎进戈壁滩他都没敢直着走。他的一个亲信已经拿了他的大纛冲着西北跑下去了,汉人也派遣了骑兵去追他。自己靠着亲信的掩护,在戈壁滩里饶了一个大圈儿,总算往塞中道几个绿洲方向去了。

    但是,如何走到这些绿洲也是个难题,比如已经断粮的现在。很多人受伤了得不到医治,伤口已经溃烂。还有不知多少人掉队,多少人被填了道去。

    “杀马匹,喝马血!让向导赶紧找水源的方向!”

    到了这时候了,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饥肠辘辘的人们也顾不上了,直接抽出短刀来,按倒战马,冲着马的脖颈就扎了下去。

    看着在那里争抢马血,分食生肉的人,夷男不由得心中郁结,铁勒人真的还有机会吗?

    ……

    当时是没有,如果夷男有千里眼的话,就会发下铁勒人在漠北图音河畔的数千账人口,早已经被汉人的马队给控制起来了。

    骑兵出发后的第十二日,骑兵教导总队已经进入了后世蒙古国的中戈壁省。他们前天在末端物资中转站调换了1300余匹战马,并且进行了最后一次物资补给。剩下的,就看教导总队能不能顺利的抓住薛延陀人的牙帐了。

    这里从广义上讲已经是古代突厥王庭的所在了,而他们调换马匹的末端补给站,就是当年窦宪燕然勒石处(2017年,《封燕然山铭》的实物被找到了,位置在东经45.28度北纬104.59度)。

    “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根据向导所言,郁督军山王庭是柔然,突厥,一直到现在,怕不是从匈奴到现在一直用的一个王庭。”李靖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连绵的山丘,不由的感慨道。

    赵强从自己身上翻出了一份打印材料,里面有地图和对比经纬度:“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匈奴王庭还要往北,不是现在这个。”

    “未来的事情你们知道的清楚,过去的事情也要弄得这么清楚么。”李靖对县里知道的这么清楚有些诧异。

    “以史为鉴啊。”赵强把那份打印材料揣回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搞明白原来发生了什么,怎么总结出道道来指导以后怎么做呢。咱们出来的地方是赵武灵王时期的赵长城,也是窦宪的出兵之地,现在都什么样子了。地方不变,城换了,人换了。希望咱们这一次完事儿以后啊,再也用不着有人沿着这条路北上犁庭扫穴了。”

    李靖感慨般的笑了笑:“颇有气概,不过天下事不一定全会变,我打听过些后事之事,中华不也存续下来了么。”

    赵强摘下帽子,弹了下上面的沙子:“代价呢?代价太大了,3500万人啊。再说了,我们都蹦到七世纪来了,前路漫漫,咱们共勉吧。走啦李大将军,你五十多了,我也奔五了,可别给年轻人拖后腿。”

    翻越杭爱山的时候,部队出了点问题。向导和战俘没能找到杭爱山的通道。越走地形越发复杂,最后甚至马都快上不去了。

    李靖有些火了,冲着向导就要抡鞭子,认为这些人是奸细!

    赵强拦下了他,认为这几个人并不是什么奸细或者骗子。问题出在教导总队自己身上。

    “太快了?”李靖皱着眉头,对赵强的这个说法半信半疑。

    “人脑子记道路,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脚程跟脑海中记忆的地标来找。按照现在的平均水平,他们迁徙的一天走三十里地就算不错。咱们现在一天走差不多四十公里,八十里呢。他们的空间感紊乱很正常。”

    李靖放下了手里的鞭子:“姑且听之,可如今如何翻山?”

    赵强从警卫员身上翻开气压高度表看了看:“燕然山,也就是杭爱山的平均海拔3000多米,属于北冰洋流域和内河流域的分水岭。这里南坡有草场,就一定有部落。找个部落,然后确认一下缓坡。咱们强行翻过去!”

    沿着山坡往西,过了有半日,临近黄昏的时候,撒出去的侦察骑兵终于带来了好消息。在此处西南约七八里的地方,有一处草场。有个小部落在那,看上去地势还比较平缓。

    苏定方大喜,马上准备让斥候们带着向导去问路,没想到被李靖拦下了。

    “今轻兵悬军深入,不可不防。定方当率一哨人马,灭此部落,留下一二活口引路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