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新桥工业博览会(7)

黑曜圣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58万人的唐朝生活最新章节!

    经过第一天的发酵后,新桥工业博览会的热度在第二天彻底引爆了。然而新桥办事处本身的地位在长安很微妙这个原因让很多强力人士也没法抖威风。所以第二天各色家奴仆人开始满长安城的转悠,到处赎买甚至勒索新桥县发的宣传单。然后第二天进场的人从衣服到神色上,都明显改变了不少,让人一看很多都是些非富即贵的人,最不济的也是一方大商贾。这些人就明显的昨天来走马观花或者看个新鲜的人看的仔细,也询问的仔细多了。很多人都留下了名帖,准备参加博览会结束之后的洽谈会。

    下午也就是两点来钟的时候,整个新桥博览会迎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客人。

    李渊来了。一身便服,身边就跟着一个伺候的掌内侍省大太监霍永恩和一个护卫安全的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

    这三个人进来的时候,也没人认出来,还一人给发了一包糖。李渊吃了一颗酥糖,感觉挺满意。然后就混在人群里仔仔细细的把前面耕种环节看了一遍。还在李春坊的员工指导下,蹬了几下脱粒机。

    刘弘基本身就是大兴城里的泼皮出身,征辽东失期后靠屠牛犯法脱罪,后亡命江湖,以偷马为生,看不出这东西如何。但是霍永恩却能在自己主子平静的脸上看出一丝忧虑。一种无可奈何的忧虑。

    等他转到纺织品这边的时候,着实把正在布匹展厅里喝茶的长孙顺德吓了一跳。

    “见过圣人,圣人为何至此啊。”长孙顺德赶紧弹起来,来到李渊身边低声施礼。

    “你们能来讨一杯茶喝,我却不能来?”李渊也没停,就这么直接走到桌子前,大马金刀的坐下。

    “都坐。宣机也坐。在你河北窦令公眼中,李某还是个反贼呢,就不必施礼了。”

    “长者为尊,唐公请。”裴宣机敛手一礼,然后坐下开始煮茶。

    他们在这儿喝茶,刘弘基看着满厅里的布料眼睛放光。李渊看了他一眼,挥挥手,让他自己玩儿去。

    刘弘基自然谢恩,然后挺胸凸肚的溜达到柜台边上去。

    “你这布怎样发卖?”

    那伙计没搭话,先递过一个小牌子来。

    “客人请看,此乃我河北之新度量,这是旧度量。客人先辨认一下,再量布也不迟啊。”

    河北在重量改制后,自然也要对长度单位改制,同样也分为公制和市制。其中隋尺为29.6厘米,然后新市尺取整,直接为30厘米,然后再以十进位,形成了寸,尺,丈这样的新市尺规则,这样也方便换算和制作标准尺。用在纺织品上后,还增加了一个“匹”来应付较大长度的织物。而一匹,等于四丈,也就是12米。

    而在唐武德年间,依然使用的是隋尺而不是唐尺。所以刘弘基在仔细看过之后,发觉尺长了一些。

    “嗯,尺寸之事我已知晓,你这布多钱一匹。”

    “客人可是要这一种花色吗,此布乃是精梳棉印花,一匹盛惠3100文。”

    “恁贵?某家十二匹绢才换你一匹布吗?”刘弘基翻了翻手下的布,感觉甚是昂贵。

    “客人可是要以绢会账吗?”

    “如何,你家不收绢帛怎地,某家可是没有恁多蓝钢钱于你。”刘弘基翻翻眼皮。

    “客人误会了。”那个柜员依然面带微笑,“若客人以绢会账,在下可说于客人,不若将绢卖于我河北,我家东翁将以6000文蓝钢钱购之。”

    刘弘基倒抽一口凉气。

    “当真!?”

    “当真!不过客人若有生丝更好,关中并西南各处绢帛经纬太过稀疏,平整不够,光泽不够,不如将生丝卖我,省的费事。”

    刘弘基光在那感慨新桥人到底是憨包还是脑袋有毛病,伙计说的什么他一概没听进去。最后胡乱挑了两匹布,让伙计裁好,送到西门处,自有他家的常随在那里等着。

    这几个价格可能看的大家糊里糊涂,所以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3100文这个价格,大概是新桥成本价格的12.9倍。按照大宗商品来说,一匹布卖到320文上已经是暴利了。

    但是,按照珍妮机和飞梭的生产效率,320文一匹布可以让他们去喝西北风了。为了产生社会分工,为了能让他们逐渐适应分工型社会,同时也为了全面铺开电力设备和铁路争取时间,所以新桥的棉纺业更多是作为一种锚定价格的面貌出现。也就是需要为即将诞生的棉纺织业提供足够的利润空间。

    那么当时使用普通手工织机织造的麻布是多少钱呢,以天宝年为例,上等赀布也就是火麻布是90文一丈,一匹布为360文。貌似比现在新桥的布便宜了十倍,但是,这是在当时社会严重通缩的情况下得出的。按照估计,当时市场上流通的钱币,只相当于整个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弱。从粮食上也能看出来,当时真的是斗米3钱,斗米5钱。这怎么可能真实反映当时的物资交换情况呢,要知道一斗可是12.5斤啊。

    如果按照新桥蓝钢钱和5钱收麦作为基准衡量一下的话,当时的一匹火麻布的价格应该在3600文~4300文左右。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买一斤胡饼不足一文钱的情况。实际交易商品价格低于了最小货币面值,这简直就是搞笑。

    按照新桥测算,以珍妮机和脚踏飞梭织布机的工作效率,只要棉花价格保持稳定,那么2400文蓝钢钱一匹的价格依然能让购置几架纺机和织机的小工厂主和小手工业者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而且,这个价格还是新桥制式1.2米窄幅下的价格。但是,即使是窄幅,这个幅面也高达四尺,比但是的2尺2寸的幅面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以这个尺寸,按照这个时期人们普遍的体格,扯上4尺布,就能做一件短衫。至于1.5米幅宽的五尺布,一件直裰就有了。

    至于唐朝人是怎么用幅宽只有2尺2寸,也就是68厘米幅宽的布做衣服,要扯多少布,恕我不知。但是最起码,幅宽足够的布,不光是能便宜,还能省人工。

    而且新桥还有一个打算,2400文一匹布,折合60文一尺,扯一件短衫就是240文。这个价格用蓝钢钱的话就有些不方便了。所以新桥可以通过这个渠道,顺势把5分面值的银币给推广开。一个5分面值,重一钱的925银币,正好值100文蓝钢钱。5分,5毛,1块,三种银币将逐渐承接大宗交易,蓝钢钱将正式成为零钱,也就是钢镚的本来面目。

    再说一下绢,这个玩意的价格在武德年间的价格简直是一团乱麻,让人非常糟心。因为在武德年,斗米千钱,一匹绢换一斗米,一匹绢值钱200同时存在。可见当时物价之混乱。

    那么一匹绢的实际价格应该是多少呢?我们可以先从产量上做一个对比。首先,十亩桑五匹绢,这是个在当时条件下生丝的产量。而棉布呢,按照新桥棉花的产量下限来说,一亩棉花产量是250公斤,纺纱去掉损耗大概是200公斤棉纱,32支纱平纹布一平方米重量大概是340克,以两米幅为例,可出布294米,折算新桥市尺是24匹半。49倍产量?其实不是,唐代一匹绢的幅面是二尺二寸,两米幅的布几乎是七尺,还需要乘以三。也就是说,纯算产量的话,棉布的产量是绢的147倍。

    哪怕是到了现代,一吨优等品棉纱是1.3万元人民币,而一吨生丝则是6万美元。

    而丝绸这东西卖到西方是多少钱呢?公元前53年,一磅丝绸在罗马是12盎司黄金。

    公元7世纪,在拜占庭,一磅丝绸就是一磅黄金。

    而在大唐,也许只有天宝二年一匹绢高达1万钱的售价,才多少能反应一下丝绸这东西的真正价格。

    所以,即使是新桥开出了6000文蓝钢钱的高价,在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掠夺。

    刘弘基把这个消息跟李渊一说,李渊当时脸色就变了,他先一眼镖扎向了长孙顺德。

    “臣惶恐,臣有罪。”长孙顺德立刻低下了头,别说他,秦王府好多人都把自己手里的绢扔给新桥换了蓝钢钱和银元,怎么算都是赚的。

    李渊又看向了裴宣机:“宣机,这一匹绢6000钱,可是河北价格吗!”

    “正是如此。”裴宣机不慌不忙,“唐公,河北民众从去年起,就已不再织绢,只养桑蚕、柞蚕,售卖干茧于新桥诸君。以新桥诸位先生所言,绢不如丝,丝不如干茧。”

    李渊脸色阴晴不定:“那河北,意欲何为?”

    “不瞒唐公。”裴宣机一拱手,“宣机愚钝,至今不知河北诸公及新桥诸君的深意。但宣机所思,绢布高企,得利者乃养蚕缫丝之百姓,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哼!河北欲演齐纨鲁缟旧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