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困局

逝水如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1945最新章节!

    第二百二十二章困局

    感谢“1gcz777”书友的打赏,感谢“猪也飞”书友投出的月票在此拜谢

    …………

    孙家正两只眼睛眯成缝,脸上丝毫不见恼怒,“德国人在欧洲战场上用了一种通用机枪,既可以当轻机枪用也能当重机枪,我打算把这东西弄到国内来”

    高江河依旧不动声色,孙家正再接再厉道:“东京的兵工厂替小日本陆军造了一种五年式坦克,火炮威力能够击穿美国型坦克的正面装甲。”

    高江河眼睛立时亮了起来,他当然知道坦克是什么东西,国民政府第五军配备的那些法国坦克他还亲自参与过考察和选型工作。

    自从接触到那些法国雷诺坦克之后他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造一辆那样的铁家伙,从美国回到国内之后,更是一直四处奔走要缔造国人自己的坦克,但照国内薄弱的工业能力和财政状况,这个设想完全就是异想天开。

    高江河有些心动了,能够< 击穿美国坦克,毫无疑问日本人在这最后时刻搞出来的东西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玩意

    不过转头看到孙家正那意味深长的目光,他又是重重的哼了一口,没有说话。

    看到高江河的神色,孙家正知道这块石头心动了。

    只要心动了,那么一切都好办,他的心头略松了一口气。

    “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你找你吗?”孙家正开口道。

    高江河冷冷一笑,“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一个倒腾军火的你还能救国救民不成?”

    孙家正眉头一扬,霍的站起身子,迅在房间踱了几步。

    重重的脚步声再房间内一声声敲着,气氛立时沉闷了起来,再加上孙家正拿阴沉如水的面色,更是让人心提起了心。

    高江河的脸上有了几分不自然。

    孙家正心头好笑,脸上却是依旧绷的紧紧,猛的回头,他目光冷冽,“救国救民?我没有那么大志向,也没那精力。”

    “我就问你一句话,你对日本人投降怎么看?”

    高江河绷着脸,许久,才惜之如金的吐出一句,“国之幸事”

    孙家正脸上浮出一抹诡异的笑容,“完了?”

    高江河默不作声,目光带着嘲笑,不过在这之外却难得夹杂着一些探寻的色彩。

    对于孙家正,高江河并无什么好感,因为就是这个人把他一家子绑到上海来,骨子里有着知识分子骄傲的他绝不会向这种人低头。

    不过几天的接触下来,他知道这个人倒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莽夫,在前几日的谈话倒也说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不说高江河对这些观点的看法,这个人既然能够说出话来,那么就代表了他的肚子里有货。

    高江河可以不理会一个绑架犯,但对于一个“有才学”的人,架子终究的端不起来。

    “一个国家工业脊梁是重工业,重工业靠的什么?靠的是钢铁,靠的是机床,靠的是技术工人,日本人投降了,可你觉得日本人的这些东西都消失了,只要这些东西还存在,那么日本人的脊梁就不可能真正被斩断”

    “8年抗战,我们付出了多达数千万的伤亡,数以千记的财富化为乌有,亿万人家破人亡“

    “这些都是小鬼子犯下的血债,如今日本人的投降了,到了我们要向日本人讨债的时候了。可你看看目前却是一副什么光景,重庆政府忙着接受沦陷区,央军忙着抢地盘,八路军更忙着抢,偌大的国好像一副日本人投降了就天下太平的摸样”

    “可这天下真的太平了吗?不说日本人还有着七千万的人口基数,就说他们的工业水平,他们的钢铁高炉还在,他们的机床还在,他们的技术工人还在,他们的工厂厂房还在,他们的煤矿还在,这些决定了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工业,日本人一个也没有少。”

    目光注视着高江河,孙家正缓缓开口,“有了这些日本人真的失败了?谁能保证有朝一日他们就不能重新爬起来,谁能保证他不会再对我们舞刀弄棒?”

    高江河沉默了,脸色有了几分沉重。

    ………………

    “孙,今天我们要到哪里吃饭?”黄浦江边,几辆标着**军徽的吉普车飞驰而过。

    车座上,贝克尔上校性质满满的开口。

    “城隍庙一处上海有名的热闹地方,那里的小吃保证让你吃了忘不了。”戴着一副的墨镜的孙家正皱着眉头道。

    回到上海已经是第十天,在这八天里,孙家正数着秒安排了一大堆事情,置办房子,船只的靠港,军火的仓储,应付上门的各方势力,协调立场商量筹码…………

    这些事情有些已经办完,而又些依旧在进行。

    军火方面,数百门的迫击炮已经出了一半,4门55生厘重榴弹炮也已经交到那批军头的手,近千支的三八式也卖给了青帮…………

    可以说完成了一大半。

    而更要紧的人手招聘方面,除了同军统的方面的交易外,可以说并不顺利。

    拜托于报纸上的宣传和那高高再上的薪酬待遇,来应聘的人倒是很多,但符合要求的却是用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目前也就只有西南联大的几个毕业生还算靠谱。

    可偏偏这班人没有经验,要想他们上手干活,指不定还要多花多少时间。

    这里面孙家正甚至还现了几个钉子,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都有,有的是以工人身份混进来,有的则是以工程师为掩护…………至于那些没现的谁知道有多少。

    四五天的时间,总共不过筛选出二十多个合格人选。

    不客气的说,招聘的事完全就是一堆乱麻。

    面对这种困局,孙家正也没有什么好法子,他总不可能一个人一个人的盯过去,最终只能以各种理由把这些现的人弄出去。

    他在日本要干的事情都是高风险,这其既有日本人捣乱和抵抗,更有各个方面的猜疑窥探,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功亏一篑,乃至于有生命危险。

    用人一关没有把好,那么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他。

    可他面临的局面偏偏………………这种情况下,孙家正的心情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