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骑兵战术

炽焰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20.cc,最快更新铁血神州最新章节!

    第一轮试探就伤亡了十六骑,在阵后督战的查干巴日听得拉克申的禀报,浓密粗大的眉毛不由得微微一抖。

    离得虽然有一二百丈,但被火器射中的那十六骑是如何惨烈,尽收查干巴日眼底。直到此时,他才对东胜堡火器犀利的传言信了几分。尤其是看到麾下勇士从马背上打得腾空而起,甚至是生命力强悍的战马也被一枪毙命的时候,查干巴日更是在心底生出一种不妙的预感来。

    和明军打了这么多年仗,除了极少出场的火炮之外,查干巴日从未见过明军的火铳居然有如此威力。

    在此之前,无论是明军的三眼铳还是鸟铳,不仅瞎火率高、容易炸膛,而且威力射程顶多就是和骑弓相若罢了,精准度甚至还比不上鞑靼人手中的骑弓,发射速度更是慢得出奇。往往是明军射出一轮火铳,鞑靼铁骑已经放出了四五轮箭雨,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战,鞑靼铁骑用永无休止的瓢泼箭雨,压得明军根本抬不起头来。

    往往要不了几轮箭雨洗礼,不堪一击的大明边军就已经败下阵去,倒不是真的被射杀死伤了多少人,而是士气和战意已经低落到了不堪一战的地步。

    和大明边军交手十几年的查干巴日,还从未见过明军手上有如此犀利的火器。

    为何东胜堡中明军的火器射程如此之远?威力如此之大?

    为何李星汉麾下的这些明军手上的火器没有瞎火?

    为何发了三十几铳都没有一杆火铳炸膛?

    为何发射速度如此之快,我鞑靼铁骑放了三轮箭雨,而城头上的明军却放出了四轮火铳?

    为何这些火铳会如此精准,只是第一轮试探我鞑靼铁骑就死伤十数人?

    一连串的疑问在查干巴日脑海中盘旋,许多大大的问号纠结在一起,让他根本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

    岂止是他想不明白,所有鞑靼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偏偏东胜堡的明军如此精悍勇武,和他们以前认识的明军决然不同。

    以李星汉的手段,他们想不明白就对了,如果连他们都能想明白,那才是真的不正常。

    第一轮试探虽然遭遇小挫,查干巴日虽然满脑子问号,但久经沙场的他见惯了太多鲜血和死亡,根本就不以为意,只是冲着拉克申冷冷下令道:“继续,定要射得城头上的明军不敢露头为止!”

    明军火铳虽然犀利,幸而数量不多,每一轮只有几杆火铳射出铅弹而已,根本不可能抵挡住他亲自统帅的这上千铁骑。胜券在握、势在必得的查干巴日,岂会在意这小小的伤亡。

    “是,大人!”

    拉克申项上人头不稳当,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打马上前重新整队,再次以鞑靼铁骑最习惯的套路,冲着东胜堡蜂拥冲上来。

    经过第一轮的试探,这一百二十骑终于晓得明军火器犀利,但仗着个个都是悍勇的鞑靼铁骑,就算是冒着威力强大的弹幕,也照样如同潮水一般发起了冲锋。

    只是这一次,拉克申稍微变化了一下战术,将一百二十骑分成了四波,每波都只有三十骑,每一波前后相隔十数丈距离,就像周而复始的汹涌海浪,无休无止的轮番冲锋上来释放箭雨。

    而且他们学得更乖了,清楚知道面对东胜堡中的明军精锐敢战之师,远远的放箭示威根本毫无用处,反而只是虚耗珍贵的体力臂力而已。

    所以第一波三十骑一直冲锋到二十丈左右,才放出一波箭雨,而且放箭之后立刻向两侧掉转马头,划出左右两道圆润的弧线远遁出去四五十丈。

    而只相隔了不到七八秒钟,紧接着在第一波三十骑身后的十数丈,第二波三十骑也也已经冲到二十丈左右范围,同样毫不犹豫的拉弓放箭之后,也掉转马头随风远遁。

    第二波三十名铁骑放箭之后,同样是只相隔了七八秒时间,第三波三十骑又冲到二十丈范围,放出了第三轮箭雨之后,同样打马远去。

    紧随其后的第四波三十骑照葫芦画瓢,在放出第四轮箭雨之后飘然而去。紧随在第四波身后的,却又是第一波折返回来的三十骑,再次冲上来放出第五波箭雨。

    如此轮番往复、周而复始,每一波三十骑虽然只射出了一轮箭雨,但四波铁骑轮番上阵,释放的箭雨反而密集了好几倍,根本不给城头上的守军以任何喘息之机。

    这种战法和李星汉的“三段击”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将麾下分成了数波,同一时间落下来的箭雨仿佛稀疏了不少,但箭雨来袭的间隔时间却陡然变得异常密集,一轮箭雨紧接着一轮箭雨,仿佛永无休止。

    鞑靼铁骑的这种战法虽并不稀奇,但却效果奇佳,在占据人数优势的时候,总是能够将敌人压得抬不起头来,根本不敢露头,只有彻底被动挨打的份,一点点的削弱敌人的士气和战斗力。

    可这种战法对骑兵阵型的要求很高,只有经过长期配合和操练的鞑靼铁骑,才能祭出这样犀利的招数。而且这种战法对马力的消耗也十分巨大,一波紧接一波的反复冲锋,战马根本得不到任何休整和喘息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战法虽妙,但实在不可持久,无论是战马还是鞑靼勇士,每一骑顶多支撑到十轮左右,就已经精疲力竭,必须撤换下去休整,否则战马就得被活活累死。而且连射十轮,就算最强悍的鞑靼勇士,双臂也酸软得再难拉开手中的骑弓。

    不到攻坚战、分胜负的紧要关头,这些铁木儿忽部的铁骑是不会轻易用出这一战法的。

    若不是拉克申人头难保、若不是东胜堡的明军实在太强悍、若不是急于找回尊严和荣耀,拉克申是不会这么早就使出这一招的!

    而这一招一旦使出来,从以往的战绩来看,至少在面对明军的时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拉克申的预料,就算东胜堡的明军再如何精锐,恐怕也支撑不住五六轮,就必定会崩溃。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一招和“三段击”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骑兵战术,一旦祭出来,城头上防守的荡寇旗,压力顿时陡增!

    “嘭嘭嘭......!”

    “嘭嘭嘭......!”

    “嘭嘭嘭......!”

    仿佛永无休止的重箭,从半空中呼啸而下,重重打在藤牌大盾上,一轮紧接着一轮,根本就不给人任何的喘息和调整的机会。尤其是手举藤牌大盾的刀盾兵们,无论是身体的压力还是心理的压力,登时暴增了许多倍。

    他们的职责是保护火铳兵心无旁焉的操作燧发枪,在如此绵延不绝的箭雨洗礼之下,无论是任何都难免有疏忽的时候。

    而一旦有任何疏忽,仿佛无孔不入的抛射重箭,就会轻而易举的从缝隙中钻进来,造成惨痛的伤亡。

    “啊......!”

    “我中箭了,快补上这个空档!”

    “来人,补齐阵型!”

    “啊,我也中箭了......!”

    任何一名刀盾兵中箭倒下,必定会留下一大块防御的空白,必须有人及时填补上去,就算因此不断缩小防御面积,也在所不惜。而有的刀盾兵干脆放下手中长枪,拾起受伤同袍的盾牌,左右手同时持盾,拼死掩护着其下的火铳兵们。

    刀盾兵一个接一个的中箭倒地,绵延不绝的箭雨也让城墙后面之人无法冲上去救人。

    在不远处的城门楼上观战的李星汉,神色变得无比冷峻。就算是他,也完全没有料到鞑靼骑兵居然也有如此精妙的战术!

    这才刚刚一交战,鞑子的精妙骑兵战术就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是李星汉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